家长生病了,却抓着孩子喂药吃

2021-04-09 00:44:23


香港演员黄子华在他的栋笃笑节目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无论你在玩什么游戏,无论这个游戏有多好玩都没用,因为很快游戏就会玩完了,而最重要的是,游戏玩完之后,接下来去哪里。”


接下来去哪里?这是个很哲学的问题。



1



很多的人,永远都在忙。忙什么?忙着接下来要去哪里,下一站要干什么。


大家都在忙着追逐别人都追求的东西。


可是,我们本来拥有的东西,正在进行的事情,却不能真正地、全然地去享受当下。


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父母和孩子一起逛动物园,孩子还在看这个动物,家长就催促说,该往下一个景点走了。


子女带父母去旅游,刚到了旅游景点没多久,都还没开始玩就问:我们接下来准备去哪儿?


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学家莱茵提出了一个词汇:存在性不安


意思是,没有完整的自我存在,或者说没有真实稳固的身份性与自主性。


这种不安,会驱使我们去抓住一些东西。



有位来访者说,她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样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才能活得更精彩更快乐,所以当务之急就需要从孩子的学习抓起。


但接触了心理学的她又在意识层面知道,孩子的成长,心理健康和快乐更重要。


尽管如此,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在意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高低总能牵动她的心。


她说,如果孩子成绩好,就好像什么都好。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她就会陷入不安的状态,会出现各种担心:


从担心孩子的成绩,到担心孩子未来的就业,在社会上是否能够生存等等。


表面上,这份不安是在担心孩子未来的生存。尽管她的孩子还在念小学,而这种担心却已经考虑到孩子就业和生存的问题。


这似乎在表达,如果成绩不好,孩子的未来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再深层一点去看的话:如果孩子的未来没有意义,似乎自己也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了。



2



当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感时,就会通过拼命地抓住别人,来证明自我的存在。


如果婴儿不能与父母建立情感的链接,就会陷入到这种,存在性不安的情绪当中。


不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存在了。


同时,不安的情绪,会驱使我们去抓东西,就像落水的人,去抓救命的稻草。


而孩子往往就成了父母的救命稻草。



最常见的,是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学习和成绩,而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在意孩子的情绪,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这样的孩子,往往更能够尊重自己,更能构建真自我。


只在意孩子的成绩,是把成绩放在了首位,也是把父母自己的感受放在了首位。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会由此产生存在性不安。


这会让孩子构建一种假自我,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得到父母的高兴,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只有别人高兴了认可了,自己的存在才被确认了。


别人不高兴了,自己的存在就瓦解了。


所以我们停不下来。我们永远会问,接下来要怎么样,接下来要去哪里,接下来要干什么。


我们没有办法全神贯注的享受当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变优秀,不断地取得好成绩。


因为如果自己不优秀了,成绩不好了,自我也就随之不存在了。




3



很多的父母,自身的自我都没有构建起来,没有真自我,没有个性和自主性,所以最后就去集体那里寻找集体性标准。


所谓集体性的标准,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大家都追求的。


所以我们看到别人怎么样时,自己也要怎么样。


我们看到别人家孩子怎么样时,也去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怎么样。


而你又是否想过,你在要求孩子该如何的时候,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


我们很多的育儿观,都是反着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来的。


比如,在孩子需要依恋的时候,我们有各种强行断奶的手段,涂万金油辣椒水,哭声免疫法等等。


还有不同的声音,去劝阻妈妈抱孩子避免惯坏,这都直接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基础。


在孩子开始探索和独立的发展期,家长的各种控制和包办,干扰了孩子的独立意志。



4



我的心理咨询师朋友王媛媛,说了这么个故事。


某天,她陪孩子在小区里玩,碰到一位邻居婆婆,这位婆婆很焦虑地说,要送半岁多的孙子去“学习”爬行,王媛媛说她当时就惊呆了。


这位婆婆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爬了,自己家的还不怎么爬,就着急了。


看见别人家把孩子送到早教那里,有老师专门“训练”孩子,她就念叨着是不是也要送去。


她对邻居说,其实不用去训练,当孩子下回要拿什么的时候,家长不替他拿就好了,孩子很快就会爬会走。



但是,邻居婆婆仍然焦虑。


其实孩子能不能爬,这只是表面的焦虑,而根本的,很可能是存在性不安。


别的孩子能爬,我家的还不能,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孩子不好,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家不好。


这种感觉,就像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逼婚。


有位被逼婚的朋友说,她的父母指责他,因为她还没结婚,整个家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似乎如果子女还不结婚,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一样。


存在性不安,就犹如家长生病了,却抓着孩子喂药吃。



5



有多少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跑去;

又有多少孩子因为觉得不够优秀,自我崩溃。


如果孩子的学习为了父母,婚姻也为了别人,那孩子自己的感受呢?


学习带来的快乐,恋爱带来的快乐,也都无法真实的感受到了。


因为这一切都被赋予了一种任务感,这一切的背后都藏着不安。


最可怕的是,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忍不住的问自己,接下来去哪里,接下来干什么?


答案也很简单,接下来,就轮到他过份去操心他的子女的学习、成绩、工作、婚姻…。


处于存在性不安的状态下,你和孩子的相处,往往会不经意地入侵了孩子的边界,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功能。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也有这部分不安,那么在你和孩子,和他人的相处中,学着尽量去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边界感。


因为存在性不安,我们很难和事物建立深刻的关系,而深刻的关系,会有很多真实的感受。


试着去学习和孩子建立更深刻的关系,试着去看到对方的感受,试着全然地去感受当下。


这些感受,最后也会回馈到自身,成为你的一部分。这也一样可以成为我们存在的确认。


拥抱你的不安,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是各有分工的,东方文化特别强调阴阳平衡。家庭里,爸爸就好比是天,妈妈好比是地;父亲是阳、母亲是阴。天,是阳刚、刚强、乐观、博大、宽广的;地和阴是包容、接纳、柔顺和谦卑。完整的父爱和母爱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和支撑,父爱和母爱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父亲扮演两个重要的角色:
智慧的启迪

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遗传的,而智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如果智力是指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话,那么人的智慧源自智力,高于智力。它是指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路、分析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孩子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游戏玩得越多,将来大智慧的几率越高。生活当中智商高智慧却低的人大有人在。

 

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一个女孩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将来读书,尤其是初中之后的后劲越大。一个学业成功的女孩背后一定有一个了不起的男人,这个人可能是爸爸或者哥哥、爷爷、姥爷、舅舅。成长过程中,她的思维已经近乎男性化了,所以到了初中开始,学习的内容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候,这个女孩依旧有她的强势,依旧能做得很好,有后劲。

人格和做人的引导


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往往人格健康的几率要比妈妈带出来的高的多。尤其是儿子,父亲往往是榜样,他的特征一般是独立、自主、自信、果敢、坚毅、与人合作的、富于进取心的。


经常跟父亲在一起的孩子在与他不断的交往和沟通当中,不断地模仿父亲、向父亲学习。受到父亲良好影响的孩子在现实生活当中也会更加自信、做事更加果断、思想更加活跃、抗挫折能力更强、人际关系更好、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所以父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可或缺。


一个普通的父亲不在于有多少文化、知识和本事,而在于用自己的榜样和影响教会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走好自己的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父亲对他的规训而最终出问题,尤其是男孩。没有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怎样去成为男人的教育的机会。


父亲在帮孩子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父亲的带领和指导,。有研究表明:70%的少年犯来自于单亲家庭,60%的犯没有父亲,72%的少年凶杀犯没有父亲,,在戒毒中心里,没父亲的孩子是有父亲孩子的三倍,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没父亲的是有父亲的九倍。难怪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

母亲扮演两个重要的角色:
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个孩子,从趴在妈妈的怀里吃奶开始,妈妈的一言一行以及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被他看在眼里,越来越多地模仿,上学后,这些所谓的生活习惯将来一定会向学习习惯迁移。


研究发现,生活习惯不好的孩子学习习惯一般也不会好,而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生活习惯也不会差。习惯陪伴孩子一生,好习惯是一生都受之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难怪泰戈尔当年深情地写到“播种习惯,收获人生”,李嘉诚先生说“播种习惯,成就事业”。


情商的培养

情商就是一个孩子会不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同年龄、不同辈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等)。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场合之打交道也不同。如今的社会都是高智商的人在给高情商的人打工,中关村里那么多的高新企业里,硕士、博士学位的老总没几个,但是哪个老总手下都不乏硕士和博士,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验证。一个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智商仅仅是个基础,情商更为重要。


因此父爱和母爱是不同的:父亲主张外放,母亲主张内侵;父亲鼓励孩子去独立,母亲讲究孩子要依恋;父亲强调变化、创新和挑战,抓大放小,而母亲更多强调的是稳定、抑制、安全,对孩子事事都关心。有个词叫“婆婆妈妈”不叫“婆婆爸爸”,就是因为妈妈事事都要去关心,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关心教孩子怎么做、怎么动,慢慢地就把孩子的情商和习惯给养成了。

 

父亲教育孩子往往是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而妈妈往往是静态的、稳妥的。父亲传递给孩子的往往是果断、勇敢、坚强等阳刚之气,而妈妈传递给孩子更多的是宽容、细腻、呵护、温柔、同情心。

 

所以父爱和母爱不能替代,一个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必须由爸爸妈妈两个人一起来完成,天地合在一起,阴阳平衡才会培养出一个好孩子。

孩子的精神需求只能靠父母

人的基本需求之中包括两个,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主要就是衣食住行用等外在需要,而精神需求是对情绪、情感的内在的心理需要。在家里,孩子的一些物质需求父母之外的人也可以替代,给予满足,但是精神需求,尤其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影响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穷苦人家的孩子发奋学习、积极向上、英才辈出。爸爸妈妈虽然跟孩子吃得不是特别好,穿得也不是很高级,但是待在一起其乐融融,这孩子成才几率更大。而在富裕人家,爸爸一会去加班了,妈妈又去做其他事情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的幼儿园、小学去上学。而我们会发现这些孩子很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难成大器。这就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我们今天的很多社会现象也暴露了现在家庭教育里的一些缺失,而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等到后来再来弥补是很难的一件事。例如啃老族,如今很多人大学或是研究生毕业后不工作,在家里待着啃爸爸妈妈,酿成这个大错的背后是这些年轻人的爸爸妈妈当年对孩子缺乏教育、缺乏引导,没有培养他的个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家里就得做很多事情,从上幼儿园开始,在家里面擦桌子、拿碗筷,上小学、初中了就扫地、拖地、扔垃圾、刷碗、收拾碗筷,这是孩子应该做的,这是一种责任的传递。如果没有给传递给他这些责任,他当然会偷懒,会不想上班,即便上班也只想干那种活少、钱多的。所以很多人最终就成为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人如果不去尽最大的努力获取本该属于你的生存空间、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话,你就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此外,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在角色扮演这一块出一些问题。举个例子,70后的父母在生活的当中往往会表现得比较强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就是对孩子要求“你要听话,你必须要做什么”,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的反抗、逆反,孩子要么就懦弱、要么就没有上进心。


而80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往往成了配角,因为80后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爸爸妈妈是50后、60后,大多都还年富力强,毫不犹豫地成为带孩子的主角。孩子只有要吃奶的时候找妈妈,其他的所有时间都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包了,而这些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隔辈亲,这就导致了对孩子没有原则的爱,所以80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面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老人对孩子的破坏性的教育,这是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的。


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当中有的时候更多要一致,要对,两个人都对;要错,两个人都错;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身心加油站”  微信公众号:sxjyz8  

      呼和浩特市支点心理咨询中心是一家集心理咨询辅导、身体推拿调理和身心灵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由呼和浩特地区知名心理专家、婚恋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和中医推拿养生专家组成,既致力于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逃学厌学、网瘾叛逆、人格障碍等问题、成年人婚恋情感、职场困惑、心灵减压,以及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等症状;同时运用身心全息疗法、根骶疗法和原始点健康疗法,有效治疗身心亚健康问题,让您的感官全面复苏,发现本真自己,还您幸福完满人生!

      预约电话:0471-6686529  18047123132

        客服 Q Q:1269005881

        客服微信:amslyj

        机构地址: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家乐福商场)向南100米路东鼎泰好望角(新华保险大厦斜对面)18层1815室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