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社联】一纸一笔,一封家书

2022-06-06 22:23:37

一纸一笔,一书一信,《一封家书》看似朴实无华的形式,背后却暗藏创作者对现代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书信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沉静思考,回归本真,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表达,进而让缺乏仪式感的现代人放慢脚步,静心体会生活。

《一封家书》为文化情感类短视频栏目《拾笔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节目邀请12位影视新星、实力戏骨和时代先锋褪去光鲜亮丽的身份外衣,回归自我本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属于自己的“家书”,填补文化情感类短视频内容领域的空白。

节目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家信,这其中既有榜样青年回馈粉丝的内心独白,也有实力戏骨对家人的真情流露、更有艺术大师对行业的崇高致敬;既有普通家庭父母、儿女、爱人之间的心灵碰撞,也有海外游子对祖国的落叶归根的情谊,从小家情感到行业情境到家国情怀,对象虽有虚有实,情感都真诚纯粹。每一位嘉宾,都在用心书写着一封封属于自己的“家书”,《一封家书》的概念在此得以广阔延伸。

一封家书


世界书信的发展史

通信,在人类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书抵万金”,这无疑是对其重要地位的最好的解释。从各国各时期信函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中国古代设有驿站,专门有人骑马送信。如果遇有紧急情况,则在信封上插鸡毛作为暗号。风筝也曾经被用做通信工具。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侯景叛变,把梁武帝困在台城,与外部断绝联系。后来太子肖纲与大臣羊侃提出用风筝通信的办法将告急文书发出去,等来救兵才得以解围。另外,唐代大诗人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则是另一种通信方法———口信。

外国的通信方式别具一格,他们在急件上画上一个骷髅和交叉的枯骨形象,或是画一具绞刑架上的悬尸。1870年普法战争正酣时,普鲁士军队将巴黎团团围住,地面通信根本无法进行,当时法国当局利用80多个气球,运出9吨多信件,才使外面得知巴黎被困的消息,这也成为了最早的“航空信件”。世界上最短的信是古罗马恺撒大帝出征中写的报捷信,全文只有三个字:“来!观!胜!”。最长的信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琼斯在1976年5月写给他妹妹的,这封信长达113747字,花了他8个月的时间。历史上投递时间最长的信是哥伦布写给意大利皇后的“瓶装信”,这封信在海上漂流了359年才被人发现。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收到过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收”,他没有拆,而是把信寄给缪塞,而缪塞又寄给拉马丁。这些文坛巨人都自认为没有资格来拆开这封信。这封信也成了一封没有被人开启的信。与雨果相关的通信趣事,还有他的巨著《悲惨世界》的出版。雨果在寄出这部书稿之后,曾写信给出版商,信中只有一个“?”,而后他收到的回信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就这样一部世界名著出版了,给世界带来轰动。

在中国,飞雁一直是书信的象征。“飞雁传书”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当时的匈奴首领单于想尽办法诱使苏武归顺,但苏武坚贞不屈。最终单于流放苏武去北海牧羊,并声称只有等公羊生下小羊后才放苏武回汉朝。苏武历经千辛万苦,始终没有屈服。19年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解,汉朝皇帝派人要回苏武,而单于则谎称苏武已死。流落在匈奴的一个汉人向汉朝使者说出真相,于是使者前去谴责单于,说汉朝皇帝在打猎时,射到一只飞雁,雁脚上系着苏武的信,说他在北海放羊。单于的谎话被揭穿,只好将苏武归还汉朝。苏武坚贞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人称道,而“飞雁传书”的故事也长久流传,飞雁因此成为了书信和通讯的象征。信函当然离不开信封。作为通信的必需品,信封不如邮票受人关注,但它的出现要比邮票早几千年。

公元前3000年,亚述人和埃及人将信的内容刻在黏土片上,然后密封在陶坯里,再烧制成陶器,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信封的形式。

公元前500多年,中国出现的信封是一个小匣子,将木牍、竹简装入其中,进行寄递。人们还用棉帛缝制成套子,把木牍、竹简装起来,这可说是中国信封的鼻祖。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人们不仅用纸写信,而且为了保密,还用纸糊成封套,将信件放入其中,封好之后再进行寄递。约在三国时期,中国已经开始使用纸制信封。随着邮政业的发展,信封的使用越来越好,1838年11月1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邮局发行了世界最早的邮资已付信封,这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出现早了一年半的时间。信封在发展了几千年后,到今天,它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保密的通信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载体,主要包括文化功能和商业功能。在中国,自1993年起,每年都会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行“拜年封”一枚,用以庆祝春节。每一枚拜年封的设计都极具中国民族特色,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每一枚拜年封上的春联,最能表现中国民间文化特色。如“梅朵数行新映雪,桃符万户喜迎春”、“新雪暗香千里馥,丰衣足食万家春”等。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之际,为自己的亲人、朋友寄上一枚这样的拜年封,无疑是一份极佳的新春礼物。信封的商业功能自不必多说,目前铺天盖地的商业信函、商业广告即是最好的佐证。

世界书信的发展史

明信片

信封的出现固然使人们的通信有了保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类通信史上又诞生了新的事物———明信片。明信片是一种供书写简单内容,而且不必在外套封邮寄的硬质卡片。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明信片寄信方式的是一名德国画家,第一个建议邮政部门印制明信片的是一位德国邮政参赞海因里希·冯·斯蒂芬,而第一个正式发行明信片的国家是奥地利。1865年的一天,一位德国画家写信给一位朋友,并即兴在一张硬纸片上画了一幅画,在画的背面写上了信的内容,但邮局却没有这么大的信封能装得下它,于是工作人员建议他就在画的背面写明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进行寄发。此事被斯蒂芬知道后,他意识到这种新颖的通信方式可以简化手续、降低邮资,于是建议德国邮政发行明信片,但未被采纳。1869年10月1日,奥地利邮政当局接受了一名教授的建议,正式发行了印有邮资图的明信片,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邮资明信片。明信片一问世即受到欢迎,各国纷纷效仿。德国邮政此时也不甘落后,于1870年7月1日发行了明信片,但拱手让出了这个“世界之最”。从此,明信片风靡世界。

(海因里希·冯·斯蒂芬)

明信片

邮票

信封上贴邮票的历史距今只有160多年,在构成信函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可以说是最年轻的一个。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在英国,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用黑色油墨印刷,面值1便士,因此这枚邮票被称为“黑便士”。

而中国的第一枚邮票则出现在1878年,邮票图案以蟠龙为主体,衬以祥云水浪。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龙为帝王的象征,大清国徽也以龙为标志,邮票寓意封建统治者犹如跃出水面腾空飞舞的巨龙,因此,这一套三枚邮票被称为“大龙邮票”。

与邮政通信相关的当然少不了邮局。世界上设在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17世纪早期,欧洲的船队在驶向印度的航程中,要在此处停泊,补加淡水和给养,同时船员也会把自己的家信压在平滑的大石头底下,这样,从印度返航的船只到达这里时,可以顺道把这些信函带回家。有时候,船员还会在压信的石头下刻下他们到达的日期、船员的名字和船长的姓名。这种大石头也可以说是现代邮箱的雏形。在中国古代,信函是通过邮驿来传递的。最早把步传称为“邮”,把马传称为“驿”,后来统称为“邮驿”。直到1896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邮政才建立起来。

在当今世界,由于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通信被人们渐渐遗忘,只被看作是一种怀旧甚至是落后。但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信函,绝对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消失。因为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获知太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这些,恰恰又是现代化技术所不能带给我们的。


邮票


(内容来源于网络)



供稿 | 张安琪

责编 | 陈    锖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