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教你如何迅速处理考生情绪,成功加分

2022-05-06 18:55:06


小泰说:

嘿,没想到吧,今天会有推送^_~


中高考在即,众一泰决定专门为中高考学子们推出特别篇,助力中高考,预祝每一位学子考试顺利!(ง •_•)ง




中高考在即:心理咨询师教你迅速处理考生情绪,成功加分


今天这篇,关于中高考生。

家有高压考生,身为父母如何迅速、稳妥地处理其情绪?

以下是我的读者群里,一位读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我的解答。

读者群答疑,我都用语音,再转文字版,因此比较口语化,也相对生动易懂。

这篇,建议有孩子的读者都不妨一读。

好的教育都一样,触类旁通。



雨  昕:朱老师,朋友家孩子高三,昨天考试没考好,回家后像只刺猬,把所有的情绪倒在父母身上。该如何引导呢?(读者群群友提问)


Alice:我表妹现在初三,中考在即,也经常管不住情绪,冲父母发脾气,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她。(公众号读者留言)



1

压力源


初三、高三的孩子,处在长期高压力的心理状态之下,这个时期负面情绪比较集中——咱们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考试前也常常挺烦躁的,尤其是面临重大的考试,比如中高考。


同时,孩子从初一到高三,一共六年,这个年龄段正好是青春期——这个年龄段,也和人格发展的“第二反抗期”时间基本重合。

 

第二反抗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自我成长的高速阶段。生理心理的急遽变化,让孩子感到不平衡,不适应,产生很大的内压。孩子成长的压力,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过载。

 

因为他的自我在高速发展,所以他有一种成人感:“我觉得我很强了,我觉得我OK的,我觉得父母说的话都不要听,他们太low了,还没有我行呢。”


但是反过来呢,他其实还没有长大,没有真正独立,没能力把自己照料得很好,或一个人去打天下,他仍处在半成人状态,就像过载一样无力承担自己的自我。

 

成人感和半成人状态本身是一组矛盾,体现在孩子身上,就会强烈地要求人格独立,要求平等和自主,因此容易和控制自己的父母和师长产生冲突,或把情绪发泄给对方。


举例来说,种子发芽,小苗破土而出,只有把上面的石头顶翻才能长出来,父母师长就像是大石头,孩子就像这个小苗。

 

孩子在第二反抗期当中,内压高,过载状态,很挣扎,又面临中高考这种强度高、负面情绪集中的高压力心理过程,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难免就会爆发。


再看到,这个高三的孩子,有一次考试没考好,高三考试的意义也不太同,也可能比较重要,等于又加了一个因素。刚才我们说第二反抗期,说中高考阶段,都意味着情绪高压,那么好了,再来一个试试:“没考好”。当他积累了这么多东西的时候,“没考好”这个点就可能引爆他,他其实是需要爆发的。


2

情绪出口


我们都会有情绪,我们往往一时之间又没办法改变客观事实,说马上考试成绩就变好了,立刻高考就过关了,或者说我长大了,这些都不可能。那么情绪放在这儿的时候,是需要得到宣泄的,是要找一个出口的。


我们普通人经常会用最坏的出口来把我们的情绪倒掉,比方说在家里冲着父母发作了,反过来父母在外面遇到什么不开心,回来一看孩子没好好做作业,你对着他发飙了,你也是找一个情绪出口。

 

这种情绪出口往往都比较有安全感,比如说初三高三孩子不可能无缘无故在大街上揪住谁去发火去,对吧——回家跟父母发火。


那么我们成人也一样,小孩子他是没好好做作业,但其实我自己刚跟客户有摩擦,或和老板不愉快,我哗啦一下把这堆情绪丢到孩子头上,都算他的。


实际上,家庭内部是一个安全的环境,我们的家人其实是安全的对象,我们知道对方不会主观故意地伤害我们,不会在客观事实上有加害行为。


对抗老板我们可能被解雇了,得罪客户以后工作很难了,好了,我们跟孩子发脾气不要紧,孩子还是我的孩子。

 

当然,我们要意识到,这样发泄还是很伤害的,这种好像是安全感对象,好像是心理的安全区,但你长期这么发泄,到最后伤的还是自己,你把你自己安全的东西破坏掉了,不是还是受伤吗?你把最亲近的人都伤了,对方不敢亲近你,逐渐会远离,最终两败俱伤。成年人即使有意识,都很难管理自己,孩子就更困难。

 

咱们群友的这个小问题里头,我不太清楚这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他和父母之间是怎样一种互动模式?亲子关系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背景资料很重要,在我们的正式咨询里,就要先了解这些,没有这些就像题目没有审清楚一样,无法有针对性的,高效的解题。


当然,在我们这个读者群里,我答疑是泛论形式,背景资料也不方便了解。作为心理咨询师,目前我无法了解他的背景资料,也就是说我无法审题审得足够清楚,但我要建议父母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孩子就是你面前的一道题目,要解题,先审题。

 

如果你很清晰地知道他现在身上有三个因素在作用,让他产生情绪:第一个是中高考,高压力期;第二个是他的自我,第二反抗期的反应;第三个是他考试没考好——那么他有情绪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但是他的发泄方式不良,发泄在父母头上,可是我们又很能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也经常干这种事儿么。


3

正面引导


题目审好了,父母再来处理,就容易一些。不然你会很纠结:“这孩子怎么白眼狼啊?我们对他这么好,知道你压力高,我们也体谅你了,你回来跟我们一通发作干什么?”心里很苦恼,也很受伤。


等你把孩子这道题审清楚了,OK,他因为没够成熟所以他处理情绪的方案肯定也不太好。他想发泄情绪,想找到出口,但是用了很糟糕的办法。


那么我们这时候不是堵他,不是说:“你太不像话,怎么这样?”或者手足无措,暗自生气,以及无奈的小心翼翼——而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疏导他。这时候你作为父母,要有这种姿态:你是教育者,你要引导他。

 

怎么引导他?


我比较建议父母先接纳孩子不好的状态,争取了解孩子更多情况,别上来就批评,可以先表示说:“我们能明白你,你的压力很高,这次考试也不理想,当然一次考试不理想,不等于全部,但我们能体会你的感受,你这个情绪我们也觉得是自然的,这些我们都会尽可能包容你。不过孩子我想说,你这样对我们发泄,我们觉得挺受伤的。”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父母要学会正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完整说出自己的情绪、想法。你跟孩子说:“你太不象话了,你怎么这样啊?”不如说成:“孩子,我觉得你的做法让我挺受伤的。”这两个一个意思,对吧,但你的表达方式很不同——一个是在指责,另外一个是在陈述你自己个人的感受,帮助对方了解你。并且,能够有勇气去开放你自己,很坦率地让对方了解到位,是非常棒的情绪管理示范。你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确认情绪,直面你的自我,你才能说出“我很受伤。”

 

接下来,要给孩子一些信任,如果是我会对孩子说:“不过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其实是个不错的孩子,相信你只是遇到了问题,你想把情绪宣泄出来。妈妈虽然感到很受伤,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始终这么做,我也相信你自己很清楚对错。”跟孩子说到这个地步就OK了,不要纠缠,不用再多说了。

 

孩子他自己行为好坏,或者我们成年人行为好坏,自己心里往往是清楚的,但如果别人这时来强力地批评,我们就会急于自我保护,反弹、逆反、反抗,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被推动到那个不好的方向去,越走越远。


但如果我做了错事,别人却说:“我理解你,不过你的行为有问题,我受伤了,就算这样,我还是信任你。”如果别人是这个姿态的话,我们反而可能会比较清醒,“哦,也是,我今天是挺糟的,别人竟然还包容我。”


这样,这个孩子不太可能再继续发泄,他会开始管理自己——因为你给了他精神层面的好东西(养分),良好的示范,改进的方向,你里头也包含了批评——你让我受伤了对吧,但我信任你能做的更好,我知道你能够明白对错

 

给这个东西给孩子,不用纠缠,说完就OK,也不要他道歉,也不要他认错,这些其实都不是那么必要。要让他思考,让他有所发现,发现他的自我,发现他的情绪;要让他有所领会,领会每个人之间都要互相尊重,都是有边界的;要让他学会交流,学会正面表达自我的感受。

 

好了,你其实很短几句话,言传身教都到位了,行了,就放那儿,就给孩子空间。你可以看到这么处理之后,他很快就从这个情绪里出来了,也可能有更好一些的、积极一些的表现,他有反思,他能够管住自己了。


4

成长自我


我推荐大家,不管孩子多大,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跟孩子这么交流,很有效。


这比那个要么就小心翼翼:“孩子高三,不能干扰他,我们其实心里也挺气的,但是只好不作声。”——绝对比这个好。把他当正常人,把他当普通人,你高三,全世界高三的人不是你一个,对吧。艰苦是艰苦,痛苦是痛苦,也要适应。


这比小心翼翼好,又比什么好呢——比雷霆之怒好:“哎呀我气死了,我怎么养了你这样的,我恨不得要上去打你!”等等的,各种指责否定,各种怨恨失望,又比这个好——你看我最后还信任孩子,不失望不否定。


哪个人都会有问题,哪个人都会出问题,不出问题那都不是人。没有负面情绪,从不胡乱发泄,这都不太自然。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做得再错也有很多机会能够变得更好。我们都会做错,但是我们也都要给我们自己,给他人机会,相信人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像刺猬的孩子,也有柔软的心。


希望我们群里,大家如果听到我今天的语音答疑,能够有一些启发,我们跟孩子之间的相处,其实挺讲究的,是有技术含量的,我们要尽可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长我们自己。

 

如果你自己成长得不够好,大概我今天示范的话你背也背不得,你就是硬背,态度和表达也会不对,也无法应对更多情况,多说几句就露馅了。


教育孩子,我们先要成长自己,成长到我们能有这种认识,能够这样去理解孩子,这样去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再引导他,就水到渠成了。



“恐高症”及其成因


考试前把所有的复习题都记得滚瓜烂熟,可一进考场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的表现。考试怯场可使一个人的心境极度烦躁、焦虑、没有自信、不能控制自己临场发挥的状态,最终将高考当作是一件撞大运的事。这便是典型“恐高症”了(恐惧高考症)。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年高考,都有将近20%的考生抱怨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失常。

过分焦虑的表现

考试怯场的表现

就其心理成因而言,“恐高症”大多是因为考生在考前心理负担过多、过重,这主要包括顾虑过多、不良暗示、缺乏自信以及情绪周期四个因素。而就其生理成因来看,考试怯场大多是因为当人感到焦虑时,其大脑中信号就会传到肾上腺,促使分泌肾上腺素,影响全身,这主要包括下列因素:心跳加快、疲劳过度、食欲不振。此外,家庭及考场环境因素也可导致考试怯场,这主要包括:家庭气氛紧张、考场感觉不适、考题难度过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

凡此种种,都可使考生在进入考场那一刻,便感到心情恼、思维混乱、遇到一点挫折就烦躁不已。心理学认为,焦虑以恐惧为主的情绪体验,它还伴有多种负面情绪成分,如愤怒、痛苦,以及内疚、羞愧等。而焦虑的不断强化,可导致“海绵效应”(the sponging effect )的出现,它是心理疲劳的突出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持续的焦虑可能会内化为性格特征。换言之,如果一个人久陷焦虑的情绪而不能自拔,内心便常常会被不安、恐惧、烦恼等体验所累,行为上就会出现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而且由于愿望的受阻,常常会懊悔、自我谴责,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心理疾病。一项调查表明,高三阶段,有45%的考生在预考或考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出现轻度焦虑症状,有的甚至还失眠;有15%的考生则整个高三期间都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

总之,过度的焦虑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会使人在心理上抗拒考试的到来,对临场发挥构成巨大的阻碍。






 “身心加油站”   微信公众号:sxjyz8  

       呼和浩特市支点心理咨询中心是一家集心理咨询辅导、身体推拿调理和身心灵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由呼和浩特地区知名心理专家、婚恋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和中医推拿养生专家组成,既致力于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逃学厌学、网瘾叛逆、人格障碍等问题、成年人婚恋情感、职场困惑、心灵减压,以及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等症状;同时运用身心全息疗法、根骶疗法和原始点健康疗法,有效治疗身心亚健康问题,让您的感官全面复苏,发现本真自己,还您幸福完满人生!

       预约电话:0471-6686529  18047123132

         客服 Q Q:1269005881

         客服微信:amslyj

         机构地址: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家乐福商场)向南100米路东鼎泰好望角(新华保险大厦斜对面)18层1815室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