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旅游”系列沙龙(下)——如何讲好旅游故事

2020-10-10 19:47:09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当一个城市被赋予色彩、生命和情感,这无疑是一个人人向往的诗意栖居的场所。在当今这样一个处处皆景点的时代,同质化象限显得尤为明显,所以怎样挖掘城市的内涵,怎样向游客讲述一个好的故事、美的城市,又怎样让游客真正感受到故事内外的城市魅力是本期沙龙活动探讨的热点话题。



本期“城市与旅游”系列沙龙邀请到了北京创意江山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品标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放,资深策划、独立媒体人孙小荣,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品牌青年学者刘新鑫、,共同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旅游与传播"。

刘新鑫讲到《大趋势》当中的一句话:“在高科技越发达的时代,越是跟高情感相结合的时代。”她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是在高科技和高情感的平衡发展的趋势下进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情感营销”这个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存在的词,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将消费者的体验置于主要地位,所以相关研究寥寥无几。但是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尤其是当微信、微博高科技手段直接铺设到每个人面前的时候“情感营销”可能会成为我们接下来下一个研究的现象级,也是营销界的一个现象级。她接着举了 “纯净密歇根”的案例,纯净密歇根在策划的时候分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推旅游资源,一部分是主推招商。旅游资源除了打造纯净的湖泊、水、雪山等自然风光,还把纯朴、纯净的密歇根当地百姓作为珍贵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与此同时招商资源也紧紧围绕密歇根州立大学和福特车的新能源环保的项目打造一个纯净的科技和纯净的环境。由此,一个“纯净”的概念被包装、被推广。



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当前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传播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局面。讲旅游故事其实就是挖掘、包装、推广城市的形象的过程。所以在陈放看来:业的传播机构要讲好故事必须要找到受众都感兴趣的兴奋点,只有引起受众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情感波动,才可以继续和受众产生其他联系。例如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通过网络在全球招聘大堡礁看护员,“大堡礁”也因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一举成为全球旅游热点

好的旅游故事要讲给懂得人听,所以孙小荣以受众为切入点,他认为首先要弄明白游客的心理需求。一般情况下,人们旅游首先是满足好奇心,其次是一种身份价值的认同,最后是为了满足体验、丰富人生。而要想提取这些情感,就要制造悬念,给游客找到心里落差。比如印度有一句广告语是“印度,超乎你的想象”。这个广告语打出来之后,游客都期待除了IT产业发达、除了人口众多等标签之外的印度。其次,就是挖掘人性的弱点或是容易感性的点,因为这些点正是游客与旅游景点找到心灵契合的地方,也是粉丝精度可以深入的地方。以新疆为例,它之前的宣传口号是“大美新疆”、“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样比较大众的,但是最近“新疆,就是远方”的宣传语让很多年轻朋友都为之感动,这样一个单纯的口号不仅让游客感到了地域的远方、心灵的远方、文化的远方宗教的远方,更符合青年人所追求诗意的时尚。最后他总结到讲旅游故事就是挖掘一种个体体验、个体情感的精细化营销


张婷婷认为旅游故事的核心在于与受众产生互动、甚至是情感的共鸣。一部《廊桥遗梦》让曼迪逊桥—一座不起眼的小地方闻名海外,一部《好雨时节》电影让震后的成都旅游因爱情故事重获生机,一部《消失的地平线》小说让香格里拉有了色彩和温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讲好旅游故事不仅要“走路”参观,更要“走心”感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北京申奥再次成功,离不开北京呈现给国际友人的每一个北京元素、每一种北京味儿,每一个北京和他们的故事。




张婷婷还提到:2015年是“”沿线的城市迎接旅游发展新机遇的一年,无论是“中国夏都——西宁”、“北国春城——长春”,亦或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沿线的国家、地区也正是因为贫富不等、环境各异、制度不一、文化不同而彰显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我们也期待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旅游故事,让丝绸之路的文化包容落地生根。


“城市与旅游”系列沙龙是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基地及丁俊杰会客厅推出的一个定期与业界交流的活动,沙龙主题围绕国内外城市形象品牌与城市旅游传播等热点话题展开。它是一个学界与业界碰撞的平台,一个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平台,一个关注城市发展与旅游传播问题探讨的平台,一个智慧碰撞、学术交流、资讯分享的平台。


特别感谢口述历史中心对本次活动的场地支持


本微信号由思方德传媒独家运营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