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赞歌

2022-03-04 23:03:07

 人类历史上有一条古老、绵长、横贯东西的路,连接着东方与西方,沟通着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两千多年前,路两端的人们相互猜想着对方的模样:东端的汉朝人想象着,这条路是飞沙走石的大漠和戈壁,路上荒芜人烟;路的那端有一个神奇的“大秦”帝国,那里生长着不曾闻见的植物和动物;西端的古罗马人以为,这条路就是华丽的丝绸,它通向丝绸之国“赛里斯”,“赛里斯人从他们那里的树叶上采下非常纤细的‘羊毛’”(维吉尔)……为了一探究竟,路两端的人们骑着驼马、驾着木船,长途跋涉在漫漫黄沙、滔滔碧浪的“丝绸之路”上,谱写了一曲千年赞歌。


图1 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不畏艰险、不辱使命的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丝路的第一乐章:平稳厚重又不失灵性。张骞使团从陇西出发,经河西走廊,至大宛、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历时十几年。在旅途中,张骞穿上胡服,学习匈奴的语言,娶匈奴人为妻。张骞迁着驴、马、骆驼,驼回玉石、铜、铁等矿产,带回葡萄和最好的饲草苜蓿,还学会了西域人用铜铁铸造兵器的技艺。丝路那端的西域各国人,沿着张骞使团开辟的道路,源源不断地访问长安和贸易。西域驼队运来核桃、石榴和蚕豆,送来龟兹的乐曲和胡琴;带回去的则是东方的丝绸和铁器。从此,路旁山间的声声驼铃、袅袅孤烟,将汉朝和西域紧紧相连。

        繁盛的大唐奏响了丝路的第二乐章,富饶的东方不再是猜想和传说。繁荣、开放、包容、国际化的长安敞开城门,迎接着那些“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的人、回鹘人、粟特人、阿拉伯人、波斯和印度的商人;高鼻深目的使节、旅行家、僧侣、留学生结伴而行,在途经的驿站和城镇交换着随身携带的毛皮、羽毛、珍稀动植物、异国情调的美食、香水、药材、染料、珠宝和金属。大、小雁塔的暮鼓晨钟昭示着海宇清宁,宫廷闾巷的胡旋舞、中亚音乐、“葡萄美酒夜光杯”辉映着长安的歌舞升平。

       意气风发、热爱发明的宋朝人征服海洋,谱写了丝路的第三乐章。南海上一艘艘满载瓷器与茶叶的商船,穿过印度洋和红海,从番禺、泉州到亚丁港和阿尔及尔,把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带到了欧洲和非洲。火药使中世纪骑士的城堡不堪一击;活字印刷术使知识在民间广为传播;指南针让人类在波涛汹涌、漫无边际的海洋上不再迷航、不再畏惧……

      七下西洋的郑和与他的船队,驶过惊涛骇浪的南海,高唱着丝路的第四乐章,将大明朝的国威远洋四海,向欧亚非展示东方人的厚德与恩泽。当非洲第一次被标注在地图上时,郑和的船队已经驶过了好望角。半个世纪以后,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才相继开始了他们的旅行。

      图2 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现藏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


       从穿越荒漠和草原的“丝绸之路”到联通陆地与海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洋丝绸之路”,千年丝路赞歌的第五乐章重又奏响,指挥棒落在了我们的手上。我们要让丝路赞歌再一次唱响五大洲、四大洋;让丝带丝路连接中国与世界、让丝带丝路的历史昭告世界我们的未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