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课程题目

2020-09-06 03:47:03

《明史》的题目整理如下,答案请通过文章最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查询。


1、 (  ),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也称“地理大发现”时代。


2、 (  )“东林党”条如此写道:。万历中,顾宪成革职还乡,与同乡高攀龙及武进人钱一本等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评论时政,不少朝臣遥相应合(引者按:“应合”系“应和”之误),失意士大夫闻风趋附,时人谓之东林党。”


3、 (  )表彰六经,程朱表彰四书,凡以昭往示来,维世教觉人心,为天下留此常道也。


4、 (  )充分体现了张居正的治国理念。


5、 (  )大声喊出,以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从孔子到朱熹的圣贤脚下,引起了思想界一场大革命。


6、 (  )的开头直率地指出:迩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返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人心。


7、 (  )的主要职责是把作为税收的粮食、布匹从江南通过京杭大运河运送到北京,以此维持朝廷、军队、官僚的开支。


8、 (  )等人,接二连三地上书弹劾李三才,朝廷上下一派乌烟瘴气。


9、 (  )看到形势急转直下,对李三才愈来愈不利时,去信劝他立即引退。


10、 (  )年鉴派学者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的论断:“远程贸易肯定创造出超额利润:这是利用两个市场相隔很远,供求双方互不见面,全靠中间人从中撮合而进行的价格投机。”


11、 (  )认为,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从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达到5万至8万公斤之间。


12、 (  )认为,在16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前期的两个半世纪里,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了白银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13、 (  )升任内阁首辅后,在内阁朝房墙壁上写下一个条幅:“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诸公论。”


14、 (  )是一个“一味甘草,二字乡愿”式的官僚,只想用“甘草”来治理国家,用“乡愿”来明哲保身。


15、 (  )虽然被人诽谤与顾宪成“结党”,但他自己始终不以东林人士自居,而以第三者身份为东林书院辩诬。


16、 (  )推崇祝枝山的书法明朝第一,而这个“第一”,又和“横放自喜”联系在一起。


17、 (  )委托李梦阳起草弹劾“八虎”的奏疏。


18、 (  )之际,是一个转折的年代,也是一个走出低谷向高潮攀升的时代。


19、 (  )中提到,“二百八十二年以来,英雄豪杰埋没于八股中,得售者什一,不得售者什九。”


20、 (  )中提到,海既生梦阳,及罹党祸,而梦阳不为别白,反加讥讪,故海为《中山狼》杂剧,以刺梦阳。


21、 (  )中指出“居正功在社稷,过在身家”。


22、 (  )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3、 (  )最瞧不起“礼法之士”,称他们是“裈中之虱”。


24、 “卑视一世”是李梦阳的特点,文学上如此,,狂放高傲,无所顾忌。


25、 “不加赋而上用足”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必对老百姓增加赋税,也可以使国家财政收入变得充裕。


26、 “不加赋而上用足”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  )。


27、 “惩贪污以足民”和“理逋负以足国”,其中执行一样,就可以做到“不加赋而上用足”。


28、 “东林论学语”记录了(  )在东林书院讲学内容。


29、 “东林商语”记录了(  )在东林书院讲学内容。


30、 “太平洋丝绸之路”指的是从(  )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


31、 “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出自于(  )。


32、 “玩世自放”这四个字,是“金陵三俊”之一——顾璘,对(  )的评价。


33、 “限制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的手段有(  )。


34、 “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逆差。


35、 《古诗十九首》上有(  )的跋文。


36、 《古诗十九首》上有(  )等大家的跋文。


37、 《文苑列传总论》出自(  )。


38、 《应诏上书稿》涉及到最为敏感的焦点——皇后张氏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骄纵犯法”之事,也就是说触及了外戚的利益。


39、 1520年4月,麦哲伦在(  )登陆后,在和岛上的土著人作战时阵亡。


40、 15世纪末,葡萄牙人(  )率领一支小型船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41、 16世纪初,广东禁止葡萄牙商人进行合法的贸易,对广东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


42、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占领了(  ),这些地方先后成为葡萄牙人的殖民地。


43、 16世纪初,西班牙人派遣使节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希望建立贸易关系,但是在这之前满剌加国王的求救文书送到北京,,故明朝拒绝了西班牙人的要求。


44、 16世纪初,在晚明朝廷的批准下,广东开放海禁,允许葡萄牙和其他的外国商人在广东沿海开展贸易活动,为葡萄牙商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45、 16世纪初,中国沿海最著名的走私贸易港口是(  )。


46、 17世纪,澳门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国际商埠,也成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桥头堡。


47、 17世纪初,日本的生丝总需求量约为三四十万斤,几乎完全仰赖(  )从中国运来。


48、 17世纪末开始,澳门的黄金时代出现。


49、 澳门——长崎航线的货物集散也是日本方面需要的生丝等日常用品包括(  )。


50、 澳门的前身是濠镜澳。


51、 航线的货物集散主要是欧洲各个国家都迫切需要的(  )。


52、 罢官以后,(  )不谈国事,仿效魏晋名士,过着放浪形骸的日子,讲着狂妄的话。


53、 北非人发现了沿着欧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来到亚洲的新航线。


54、 朝野上下把徐阶比作正德、嘉靖之交力挽狂澜的杨廷和再世,绝非偶然。


55、 程颐倡言“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56、 持续多年的清丈田粮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微调”。


57、 崇祯三年,(  )恢复张居正后人的官荫与诰命。


58、 从16世纪末开始到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操纵了以澳门为中心的几条国际航线。


59、 从宏观层面看,考成法只是张居正整顿吏治的第一步,。


60、 大约从1557年开始,葡萄牙人在濠镜澳建造住房、货站、教堂准备长期居住,后来发展成为葡萄牙人在远东最大的贸易商港。


61、 东宫“八虎”猖獗于(  )。


62、 东林讲会每年两次大会,春秋举办。


63、 东林讲会每月一次小会,十四日至十六日举办。


64、 ,主题是“议论朝政,品评人物”。


65、 东林君子们把“慎谈国事”当作院规。


66、 东林书院的办学宗旨,意在正本清源,弘扬老庄以来的道学正统。


67、 东林书院的讲学内容是“六经”,名闻遐迩的东林讲会的主题也是“六经”。


68、 东林书院的讲义是对儒家训条的阐释。


69、 东林书院的谦谦君子们,以澄澈明净的心境,来对待他们视为灵魂寄托的学问功夫,以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态度来对待讲学。


70、 东林书院的院规强调(  )。


71、 东林书院的宗旨从顾宪成、高攀龙到吴桂森是一以贯之的。


72、 对于(  ),宁王宸濠慕其才名,用重金聘请,他不假思索地应邀前往宁王府。


73、 对于(  ),宁王宸濠慕其才名,用重金聘请,他骤然称病,卧床不起,不启封宸濠的信函,不收礼金,也不回话。


74、 对于徐阶引用门生高拱,瞒过同僚起草遗诏,张居正耿耿于怀,在外面散布流言蜚语,怂恿御史弹劾徐阶。


75、 菲律宾和墨西哥都是(  )的殖民地。


76、 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以后,为了摆脱困境,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加强理财的力度,提出了“不加赋而上用足”的方针。


77、 高拱赶走了徐阶,却延续了徐阶的改革。


78、 高拱在严嵩专权跋扈的形势下,在内阁共事而能安然无恙,,不仅保全了自身,而且“潜移帝意”,最终扳倒严嵩,开创一个新局面。


79、 高攀龙的这些讲义,字句比顾宪成略显锋芒,不过还是围绕做学问做人展开的,是对“修齐治平”训条的阐述。


80、 高攀龙模仿(  ),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在回答中阐明自己研读经典的体会。


81、 顾宪成、高攀龙诸君子罢官下野,回归乡里,以创办书院来寄托心志,。


82、 顾宪成的家乡在(  )。


83、 顾宪成为东林书院制定的院规,开宗明义便提出,以程颐白鹿洞书院的院规为依归。


84、 顾宪成希望把东林书院这一盛况载入史册,嘱托(  )编纂《东林志》。


85、 顾宪成在肯定“扫荡廓清之功”的同时,也着意强调王门后学的种种弊端。


86、 顾允成和顾宪成的政见有较大差异。


87、 官居行人司行人的高攀龙,对因批评王锡爵而被陆续罢官的官员的境遇不满,奋然上疏。


88、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总部位于(  )。


89、 荷兰人在台湾设立商馆和设立货栈的地点有(  )。


90、 弘治十八年,康海做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应诏上书”。


91、 弘治十二年,被卷入科场舞弊案件的有(  )。


92、 弘治五年祝允明中举时,已过而立之年,之后参加会试高中。


93、 后继者王守仁高举陈献章的大旗,把他的理学发展到极致。


94、 后世看重唐寅的不是文章,而是画作,其人因画而不朽。


95、 后世史家往往认为“东林书院”的首脑人物有(  )。


96、 纪晓岚评述钱一本:“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学,罕谈朝政,不甚与天下争是非,故亦不甚为天下所指目。”


97、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世宗朱厚熜逝世,徐阶和张居正起草的遗诏,表达已故皇帝对清虚学道的失误有所反省,为那些因反对清虚学道而获罪的官员恢复名誉和官职,这些都是已故皇帝的本意。


98、 九世纪唐朝的党不是基于经济的、明确纲领和纪律的集团,它只是(  )的松散结合体,产生于难以确认的复杂的个人关系网络。


99、 据史料记载,白丝从澳门运到果阿后利润率达100%。


100、 康海被罢官后,自比古代的名士(  )。


101、 康海反对当时的文风——“不能自立,傍人门户,效颦而学步”,要求像古人那样“言以见志”,“其性情其状貌求而可得”。


102、 康海是皇帝钦定的榜眼,和李梦阳等名列“前七子”。


103、 李春芳为人温和,不倚势凌人,持论平允,只是抱负、才力不及徐阶远甚。


104、 李旦从囚犯船中逃脱后,同其兄弟建立起一个往返(  )的海上贸易集团。


105、 李旦是泉州海商,是前往吕宋(菲律宾)进行贸易的巨头,曾经一度成为中国人在马尼拉的首领。。


106、 李梦阳讥刺当时文坛盟主李东阳的文章过于“萎弱”。


107、 李梦阳以举人身份出任广东兴宁知县,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进士出身的知县,把兴宁治理得很好。


108、 李梦阳在朝最高官拜(  )。


109、 李梦阳曾经为宁王朱宸濠写过《阳春书院记》,被追论是宁王的同党,逮入锦衣卫诏狱。


110、 李梦阳主张“文比秦汉,诗比盛唐”,,即反对宋朝的(  )。


111、 李三才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接连向皇帝提出辞呈,接连提了(  ),才得到皇帝批准。


112、 李三才由于政绩卓著,曾升任(  )。


113、 李三才曾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头衔出任(  )。


114、 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发生在(  )。


115、 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直接的影响就是把封闭的中国卷进了全球化贸易之中。


116、 历史学家形容刘瑾得志后俨然成为另一个皇帝。


117、 吏部给事中官应震借题发挥,攻击李三才“大奸大贪”。


118、 刘瑾得知弹劾奏疏出于李梦阳之手,马上下令逮捕,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亏康海多方疏通援救,才得以释放。这一消息透露后,李梦阳一时名重天下。


119、 刘瑾得志以后,不断罗织大臣罪状,炮制“奸党”名单,包括(  )等五十三人。


120、 刘瑾想拉拢李梦阳,请他出任吏部侍郎,李梦阳坚决推辞。


121、 隆庆二年八月,(  )向皇帝上了一个条陈——《陈六事疏》,似乎意在延续恩师徐阶的未竟之志,全面阐述了他的治国主张和改革思想。


122、 马尼拉生丝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中国移民前往马尼拉经商发展,无怪乎有人说,17世纪时的马尼拉城,与其说是欧洲式的,还不如说是中国式的。


123、 麦哲伦沿着(  )海岸航行,进入了西面的海洋,麦哲伦把它命名为太平洋。


124、 每逢东林讲会,吴越及其他各地的文人学士纷至沓来,盛况空前,影响巨大。


125、 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在1800以前,亚洲的经济比欧洲发达得多,而且( ,比欧洲任何部分和欧洲整体都要大得多。


126、 美国学者彭慕兰将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对比,结果发现中国长三角经济(  )英国经济。


127、 明朝(  )年间国库几乎年年亏空。


128、 明末学者(  )认为“东林者,门户之别名也。门户者,又朋党之别号,夫小人欲空其国,必加之以朋党。”


129、 明前期的思想界沉闷而无新意,科举取士都以宋儒王阳明的经注作为考试的标准答案。


130、 明清的文人只读《四书》,这与宋朝的(  )的提倡大有关系。


131、 明清时期中菲贸易的大宗商品是(  )。


132、 明孝宗看了康海的文章后批红:“我明百五十年,无此文体,是可变今追古之文体。”


133、 明孝宗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贤明之君,万历年间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最为引人瞩目。


134、 穆宗逝世后,继承者是年仅十岁的太子朱翊钧。秉性傲慢的冯保瞧不起这个小皇帝,口无遮拦地说道:“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135、 内阁首辅高拱一向精明强干,傲视同僚,对于张居正也是如此。


136、 尼古拉?一官是明末清初声名显赫的郑芝龙的教名。


137、 宁王叛乱后,李梦阳被判处“削籍”——禁锢终身,从此与上层社会的交往完全断绝。


138、 欧洲人越过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美洲”。


139、 朋党是一个(  )。


140、 葡萄牙占领了东南亚交通要道的目的是打通(  )之间的贸易。


141、 钱谦益一生历经挫折,并且都与东林书院有关。


142、 钱谦益在晚年感慨系之地说,在他心目中,顾宪成“为人虚和闲止”。


143、 清初,无锡人朱士嘉在刘元珍《东林志》的基础上编成《东林书院志》,于康熙八年出版。


144、 沈德符所写的(  )谈到张居正时,这样说:“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


145、 什么是“逋负”?就是化公为私,把国家财政收入据为己有,把国库收入塞入私人腰包,是一个永无底止的大漏洞。


146、 史学家评论说,马尼拉不过是中国与美洲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马尼拉大帆船严格说来是运输中国货的中国大帆船。


147、 侍郎赵用贤、御史李世达遭人诋毁而罢官,  )。


148、 苏州评弹对祝允明的描摹,并没有深知其中三昧的,只表现出一个老顽童的样子。


149、 ,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走私贸易并未断绝。


150、 所谓“宫府一体”,就是把内宫皇帝与外朝的事权集于一身,因此成为有明一代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151、 所谓重整道德,广义地说,可以包含两个层次:在朝为官时,;在野为民时,整顿士人的学术道德,回到朱熹理学的道德。


152、 台湾学者傅光武在《高攀龙》一书中说:“事实上,东林诸君子并没有一个有形的组织,他们只是(  )”。


153、 唐伯虎年少时极聪明,也很用功,在学校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


154、 唐寅死后,挚友(  )为他写了墓志铭,追述其一生行事与挫折,感叹道:“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存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


155、 唐寅虽然卖画为生,却从不草率,传世的画作件件都是精品,(  )师法宋元名家,又有自己独创风格.


156、 唐寅享年七十六。


157、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  )吴县吴趋里人,才华横溢,而又率真任性。


158、 天启二年,(  )给张居正恢复原官,给予祭葬礼仪,张府房产没有变卖的一并发还。


159、 天启五年东林书院被毁,(  )三十二年重建,高廷珍等人为了重现东林书院昔日风采,编成洋洋二十二卷的《东林书院志》。


160、 ,把(  )这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聚精会神讲论学问之道。


161、 晚明时期,除了福建的月港,中国商品进入马尼拉的另一个渠道是泉州,那就是生意兴隆的“泉州-马尼拉”航线。


162、 晚明时期,每年到达马尼拉的商船,墨西哥商船占绝大多数,中国商船紧随其后。


163、 晚明文坛盟主是(  )。


164、 万历二十二年,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顾宪成,因为议论“查抄张居正遗属”,认为内阁首辅王锡爵是“顺上旨”,而没有“担当”,因而得罪了王锡爵。


165、 万历六年十一月,张居正用皇帝谕旨的形式通令全国,在(  )首先进行“清丈田粮”。


166、 万历年间,朝廷大臣中派系林立,互相倾轧,为权力而争斗不绝。


167、 万历年间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168、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得到了地方当局的同意,在(  )旧址修祠堂,建精舍,这就是日后名噪一时的东林书院。


169、 万历十一年应天乡试,唐伯虎考了第一名,引起了主考官的重视。


170、 万历四十二年《东林志》出版,顾宪成已于两年前去世。


171、 万历四十年顾宪成去世后,书院由(  )主持。


172、 万历新政是从(  )入手的,,转入财政经济改革。


173、 王守仁的官场之路包括(  )。


174、 王守仁留给后世最大的影响是(  )。


175、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体制,,张居正特别强调不许(  )。


176、 文学史中有“前七子”“后七子”的称谓,其中位列“前七子”之首的是(  )。


177、 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以及后起之秀的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  )。


178、 吴桂森主持东林书院后,特别强调(  )。


179、 西班牙人哥伦布发现美洲,这就是“地理大发现”,而美洲的发现是偶然的,哥伦布本来的目的是前往(  )。


180、 西班牙商人把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马尼拉港口,运往美洲,带回来的是整船的银币,这就是“丝‐银对流”。


181、 西班牙商人在马尼拉除了同岛上的土著人交易外,主要致力于同中国商人的贸易,运往墨西哥的货物包括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棉布等,还有印度的(  )等。


182、 西班牙占领阿卡普尔科后,中国的棉布很快成为菲律宾群岛土著居民的生活必需品。


183、 宵小之徒唯恐李三才东山再起,非置他于死地不肯罢休,抓住他胁迫浒墅关官员送银“助修书院”之事,大做文章。


184、 孝宗皇帝和他的父亲截然不同,是一个少见的明君。


185、 行驶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上的商船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


186、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人,嘉靖二年进士,一副江南人士的典型气派。


187、 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为了权力而互相争夺,互相倾轧,在治国理念上却有着相似的共识。


188、 徐阶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中以(  )最不安分。


189、 徐阶退休后,(  )晋升为内阁首辅。


190、 一条鞭法的推广在中国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征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1、 以澳门为中心的几条远程贸易航线中,最晚建立的是(  )。


192、 由于(  )的别有用心,一个虚拟的“东林党”形成了。


193、 由于顾氏兄弟和高攀龙诸君子学问博大精深,新建的东林书院声誉日隆。


194、 由于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得不到的许可,葡萄牙商人就在沿海同中日的商人展开走私贸易,形成了葡萄牙-中国-日本的三角贸易形态。


195、 御史杨四知弹劾张居正,皇帝朱翊钧认为可以“姑贷不究”。


196、 ,是先秦(  )惯用的手段。


197、 在(  )中,“党”这个字的释义多达六项,既有政党之意,也有朋党之意。


198、 在李旦的海上贸易集团中,他的()以长崎为据点。


199、 在李旦的海上贸易集团中,他的()以平户为据点。


200、 在李旦的海上贸易集团中,他的()在老家泉州策应。


201、 在全球贸易中,晚明时期的中国并不是始终处于贸易的顺差。


202、 在英文中政党的“党”是(  )。


203、 在张居正死后遭到不公正待遇时,出于学者的正直本心,(  )感慨系之地说出了一句极有分量的话:“江陵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


204、  )。


205、 张岱文章写得漂亮,思想深邃,语言犀利。


206、 张居正对于当时的官场风气十分不满。长期以来,官员们沉溺于安逸,官场污泥浊水日积月累,问题成堆,因此必须制定一种明确而可行,又容易检查的制度。


207、 张居正赶走了高拱,中断了高拱的改革。


208、 张居正去世,使得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失去了有力的盟友,倒台是指日可待的。冯保的倒台也就表示清算张居正的时候到了。


209、 张居正认为,“当今之事,其可虑者莫重于边防”,谓之曰(  )。


210、 张居正认为,“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谓之曰(  )。


211、 张居正认为,“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谓之曰(  )。


212、 张居正认为,“欲用舍赏罚之当,在于综核名实而已”,谓之曰(  )。


213、 张居正认为,,应该在理财上下功夫,而不是乞灵于增加赋税。


214、 张居正认为治国须“稍加改易”的内容包括( )等。


215、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后,首先要进行的,是延续高拱的考课政策,推行以( ,重点是整顿吏治,肃清官场的颓靡之风,为新政的实施扫除障碍。


216、 张居正所谓的不许“群聚徒党”,意思是学生只管埋头读书,只许集会,但不得结社、结党。


217、 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凡六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的公文,事先按照路程远近,规定处理程序与期限,(  )设立收发文登记文簿,每月月底都要办理注销手续。


218、 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在六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公文的过程中,当存在公文耽搁拖延时,如果是(  )耽搁,由六部举报。


219、 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在六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公文的过程中,如果六部、都察院在月底注销时弄虚作假、欺骗,由内阁举报。


220、 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规定,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公文的过程中,如果查明有的公文耽搁拖延,立即上报(  ),同时责令地方讲明原因,直到所有公文与事项都已处理、注销为止。


221、 张居正新政规定,凡六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的重要公文,必须另立处理文册,注明公文内容提要和规定处理期限,分别送至(  )。


222、 张居正新政规定,在六部、,转发给地方各衙门公文的过程中,如果六科有欺骗现象,由六部举报。


223、 张居正曾表示,监督学政的官员,不能老是坐在衙门里高谈阔论,沽名钓誉,应当常到州县地方察看,提倡清廉,推举孝义。


224、 正德年间发生了宁王叛乱,意欲取代正德皇帝,但很快地就被(  )平定。


225、 正德五年,刘瑾伏法,车裂处死。


226、 郑芝龙定居平户和姓田川的日本女子结婚,生下了儿子郑森,也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郑成功。


227、 郑芝龙接收了李旦的船队和财产后,活跃于闽粤沿海,被明朝当局视为海盗头目。


228、 中国古代并无政党可言,史书中常见的“党”,都不是政党之“党”,例如(  )。


229、 中国丝货的输出港口,是(  )。


230、 中国种植棉花的历史从宋末元初开始,种植技术是通过海路和陆路从东南亚传过来的。


231、 朱元璋在明初废除宰相,因此形成了内阁辅助皇帝,到了严嵩、王安石时代,内阁首辅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232、 祝允明晚年生活窘迫,去世时差一点无钱殡殓。


233、 祝枝山草书《滕王阁序》,可称为精品,但不及王羲之。因为草书《滕王阁序》是明代大家文彭所做。


234、 自唐朝以来,人们只读《四书》,其它的书文一概不读,因此人们的文化造诣每况愈下,令人忧虑。


点击【阅读原文】可搜索以上题目的答案。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