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吃一年外卖血浆变“猪油色”:油腻摧残中国人

2021-08-08 19:01:30

点击标题下方金融紫禁城,关注后即可查阅所有精美文章

"金融紫禁城"(微信号:FINpalace)是国内具有影响力和深受欢迎的微信公众号之一!这里的机密内幕很独家!(群主微信:luming6740人快满了!赶紧的!



没空下厨,餐餐外卖,是许多现代年轻人的日常。公司没食堂,父母不在身边,于是想吃什么就点什么。


27岁的温州姑娘小琳就是其中一员。前两天晚上,她因腹痛不止、呼吸困难被紧急送进了医院。


医生诊断,小琳可能是高血脂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一旦转为重症胰腺炎会十分危险,需要首先进行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通过机器,把患者体内的血引出来,由特定的滤器过滤后,再把正常的血浆输回去。


小琳被抽出的血浆呈现“猪油色”,血液上方浮着一层白花花的油脂。


左为小琳血浆颜色,右为正常血浆颜色/ 钱江晚报公众号


小琳输了2000ml血浆,相当于把体内的血换了一半,才脱离危险。

这次血浆置换后,次日上午,医生检查时发现,小琳血清的甘油三酯高达30.01mmol/L,是正常值范围0.45~1.69mmol/L上限的18倍。于是24小时内,小琳进行了第二次置换,后转入普通病房。


小琳说,自己这一年来经常点外卖,喜欢吃动物内脏,水煮鱼,麻辣烫,不喜欢运动,上班经常一坐一整天,下班后也不锻炼身体,水果蔬菜更是吃得少。


看了新闻很多人表示再也不敢点外卖了,但其实,油腻的饮食习惯,才是小琳患病首因。



中国有近一半成人血脂异常


2017年,“油腻”成了网络最红的关键词之一。


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秃头掉发……大家都在极力避免自己被扣上“油腻的中年人”、“油腻90后”的帽子,却忽略了饮食油腻的伤害。


小琳的主治医生介绍,因高血脂症引起的胰腺炎有年轻化趋势。爱吃油腻食物是这类患者共同的特点之一。


“现在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患上高血脂,跟饮食习惯有极大关系。”



高糖、高油食物的长期摄入,又不运动,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变慢。体内没有及时分解的脂肪、葡萄糖会囤积到脂肪组织和血液里,引起高血脂症。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显示,中国有近一半成人血脂异常。


轻度的高血脂容易使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重度的则会造成血管阻塞,结石症,甚至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再加上许多年轻人生活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应酬多,更容易被血脂异常盯上。


长期饮食油腻的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和小琳同样得了急性胰腺炎的,还有在深圳做快递员的小陈。因为工作繁忙,他基本上一天三顿都是快餐,吃饭时间也不固定。


有一天,小陈突然腹痛、呼吸困难、腹部肿胀,被送进医院,医生从他体内抽出了整整两大瓶“黑血”。



经过检查,小陈是急性重症胰腺炎,诱因就是高血脂症。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指标是正常高线的十几倍,而总胆固醇是正常高线的五六倍之多。



2017年,腹痛难忍的范婆婆,在医院取出整整806颗结石。范婆婆家在农村,猪油是她最爱的佐料,嘴巴馋了总爱吃点肥肉。抱了孙子以后,家里啃不完的鸡爪、猪蹄和鸡腿,都是她负责解决。



范婆婆的结石成分为纯胆固醇性结石,这与她平时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苗栗一名38岁的男子。因长期饮食过分油腻,导致急性腹痛。经过急诊,医生检查出他体内胆囊结石竟多达400颗。


“三高”并不是胖人的专利,也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医生指出。血脂高低与胖瘦、年龄并无必然联系,但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却与“三高”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饮食长期太油腻,又缺乏运动,会引起身体上一系列的异样。比如视力下降、身上出现黄色瘤、头晕、心绞痛,都是一次次警钟。


传统中餐很多都是垃圾食品


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里,“油”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某种基座般的存在。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多油、多糖、多脂肪成了中餐的一大特点。


近二十多年,中国的食用油消费量快速上涨。传统的烹饪手段减少,油炸食品占据了中国人吃饭选择的百分之三十。


城市居民平均每天的脂肪摄入量高达85.5克,其中超过一半(44克)是通过烹调油摄入的。



也就是说,油脂成了主要来源。


很多人对中国菜的第一印象,都是盘子里流淌着的重重的油脂。油泼面,油焖大虾,蚝油生菜,油焖肘子……连猪肉中的脂肪组织,都能经过熬制提炼,变成不少人喜爱的猪油渣。



“起锅烧油”,几乎是所有中国菜的第一步。


中国美食的经典做法,大多会有上“油炸”、“淋油”、“放几大勺油至没过食材”等关键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用“无油不欢”总结着中餐的烹调习惯。他认为,“与西餐相比,中餐大量地、无节制地使用烹调油。”,“中餐的煎、炒、炸,样样烹调方法都离不开食用油,就算是蒸,之后也还是要浇汁(带油的调味汁)或淋油,如广州的蒸鱼,蒸熟后要淋热油;做凉拌菜的时候也要加不少烹调油,让其顺口。“


除了直接油炸,“过油”这个词也频繁出现在中国人的厨房里。


炒菜前过油,出锅前还要再淋一次油。烙饼、葱油饼、油条、炸馒头等,也是用油加工的。里面到底有多少油脂含量,不言而喻。



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麻辣火锅,也是在浓重的油里煮东西、直接捞上来吃。


2010年3月23日,重庆市某火锅店,火锅用油 / 视觉中国


香肠、腊肠这类风干腌制类肉食,含有的热量大约是283大卡/100克,相当于6块炸鸡块;一份东坡肉的热量更是高达534大卡/100克,差不多等于10块油炸鸡块。


“大油大味”是中国菜的特点之一,根据《健康报》2010年的报道,北京、上海、广州餐馆里的许多就餐者的膳食结构非常不健康。他们摄入的谷类食物少,动物性食物却很多,导致脂肪供能比高达47%,而合理比例是小于30%。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仅有29%——不到合理比例的一半。


不仅如此,很多人对过分油腻的饮食根本戒不掉。


2009年,一项哈佛的研究表明,高能量食品能让大脑“上瘾”。


也就是说,人们吃的高能量餐越多,越感到快乐,越油腻越上瘾。



2007年,美国一个叫做CSPI(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的民间组织公布了一份关于中餐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餐的热量和纳含量偏高,即中餐的油和盐放得太多,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2010年,英国某报告显示,中餐一份普通份量的外卖,脂肪含量有一酒杯那么多,约2823大卡。吃一份煎炸炒的中餐外卖,约等于喝了一酒杯脂肪。


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也常常有相同的感受。来自越南的李月娥说,比起较为清淡的越南菜,很多中餐又油又咸,让她吃不习惯。另一位越南留学生杨炜铃表示:“我觉得自己一定会长胖,因为不管在餐馆还是学校食堂,很多菜上都漂着一层油,吃起来有点油腻。”


连足球运动员维特塞尔在接受采访时都称,中国菜太油腻了,只好自己带了意大利厨师到中国为自己做菜。


日常的隐形油腻饮食


不吃大鱼大肉,就能远离油腻?


这也不尽然。在生活中,有许多隐形的油腻,不被人们看到,却极大地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西红柿炒鸡蛋可以算中国菜中的“国菜”了。这道荤素搭配又简单方便的快手菜,很难让人和不健康联想起来。


但它却被点名批评过,因为“过于油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发文称,西红柿炒鸡蛋藏着很多健康隐患,主要原因是“一道菜用两道油”,导致用油过多。


这道菜的菜谱,总有两次油的使用:炒鸡蛋放一次,炒西红柿放一次。


并且,为了把鸡蛋炒得蓬松柔软起来,需要大量油的使用:“要想达到鸡蛋略显蓬松的效果,最少也需要25克油。要明显膨大,则需要30~40克油。“


而在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建议成人每天烹调油25~30g。一盘西红柿炒蛋中的含油量,就超过了建议的每天用量。


这道菜更“狡猾”的是,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让这道菜吃起来十分清爽,盘子里也不会沾到太多油。但其实,该吃的油还是一分不少地进了人体内。


除了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很多看似不油腻的中国菜。


茄子是众所周知的吸油大王。



想要做出汁浓味美的烧茄子,需要的油至少在40克。干煸豆角听起来似乎不会踩雷,但在干煸这个过程中,多半也要用油炸过,再进行翻炒。油的使用量自然也会提高。



中式煲汤中,油的含量也会有超标的风险。



很多人认为,白色浓汤比清汤更有营养。在中国人煲汤的习惯中,把汤煲出白白的浓汁,是衡量一份汤是否好喝的重要指标。


无论是骨头还是鲫鱼,只要做出了“白白的浓汤”,都绕不开上面漂浮着的满满脂肪。


喝下去虽然营养,却也要考虑一下摄入脂肪过度的问题。


不吃大鱼大肉,吃坚果当零食应该没问题吧?因为坚果看起来健康又营养。


腰果、巴旦木、山核桃之类的坚果,的确对人体有好处。但也有许多坚果的脂肪和热量含量,需要人们提高警惕,比如夏威夷果、碧根果和松子。



北京朝阳医院医师高珊介绍,瓜子一半都是油脂,吃了二两瓜子,就相当于喝了一两油。


那吃蔬菜沙拉应该不会有事了吧?满满的绿色蔬菜,一点油都没有——慢着,别忘了“沙拉酱”也是浓浓的脂肪啊。


曾经有健康记者做过实验,将一袋150克的沙拉酱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短短一分钟,沙拉酱就化成一碗还在冒泡的热油。



市面上常见的沙拉酱,脂肪含量最高为76克/100克。一袋沙拉酱中,76%都是脂肪。


在“防油腻”这条路上,中国菜的饭桌之路真是一不小心就会走错。


好吃的中餐,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啊。


 怎么吃才健康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扫兴?明明快到过年了,却不能吃得开心,反倒要提心吊胆。


其实,防油腻这件事上,我们只用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即可。


比如,经常吃快餐,可以试着买一小袋泡菜。优质泡菜可以帮助分解肉类食品中的脂肪。番茄酱和芥末也有解腻的作用。


吃大鱼大肉之前,先吃点蔬菜清清口。有意识地控制香油、酱料的摄入,“老干妈”再好吃下饭,也不要贪多。


吃饭吃慢点,细嚼慢咽,对胃更温柔。


如果实在觉得菜太油了,用清水涮一涮再入口,可以有效地减少油脂摄入量。


清淡饮食很重要,平时多吃蔬菜水果。


……



这么多“吃法”,能让我们既饱口福,又不伤身体。


而保持运动,加强锻炼,则是更高级的法宝。


就算平时不小心放纵了一下,多吃了几口大鱼大肉,把打车改成步行走半小时,也能平衡健康。


别让好吃的中餐被吃成了“垃圾食品”。


换种吃法和选择,顺便再迈开腿多运动,你就离油腻更远一步了。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好望角微信公众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紫禁城微信公众号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城见闻微信公众号

后语: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给每个关注我们公号的朋友发个红包,感谢大家这几年风雨同行。可几年了,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主要原因就一个字: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给每个人发1元钱,不多吧,那也近百万元...发不起呀。只好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微信群里发些红包,聊表心意。


如今,小编的心愿终于能够实现了。当然,这得感谢马首富,他愿意出钱给大家发红包,小编测试过了,这次比较靠谱,领到的红包可以直接支付,不像前几年的集五福,所以,小编想借花献佛,推荐给大家,试试手气:(注:马首富是想推广支付宝支付方式,我们没收任何钱,权当完成一个心愿

粉丝福利(友情提示:领到的红包消费时会自动抵扣,不消费会作废的,也会影响下一天抽奖)

粉丝福利:这几天小编每天都在扫上面的支付宝红包,金额有18.75元、11.25元、4.5元、2.8元不等,领到红包后去买早餐,红包自动抵扣,自己切身测试过,很安全,分享给各位粉丝。(比前几年集五福,要靠谱多了)


几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1、支付宝红包要打开支付宝页面,扫上面的二维码,用微信扫描无效。(由于微信上不能直接扫这个嘛,建议大家可以把上面的二维码图片保存到电脑上,每天用支付宝扫码领红包,在实体店付款时红包会自动抵扣的)


2、每天只能领一次,整个12月天天可以领红包红包里的钱必须要消费完,才能再次领取。如果上一天的红包还没消费完,也是不能领取的。


3、一般红包三天有效,要三天内消费完,否则会自动失效,也会影响第二天领红包。

4、一般周末的红包会大些(工作日红包最大99元,周末最高888元,12月10-12日最高1212元),有效期只有一天,最好早点消费完。


最后,就是见证大家手气的时刻了,欢迎留言区分享您抽中的金额,看看谁的红包更大。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