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题目,都是阅读惹得祸!

2023-06-05 13:39:33



孩子很多题目一做就错,真的都是因为题目不会做吗?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读不懂题,如果孩子能读懂文章,答案显而易见。所以,孩子做错题目,都是阅读惹得祸。


1、是故事,还是题目?


在读《李毓佩数学西游记》时,看到一个 有趣的故事:

 

酷酷猴对猪八戒说:“八戒,我和你比赛跑步吧!”八戒摇摇头:“不要,你一个跟头就十万八千里了,我怎么追得上。”酷酷猴笑道:“我不翻跟头,就和你比谁跑得快,距离前面那座山还有50公里,我们俩比赛,看谁先到。”


八戒一脸苦相:“还是不行,我还没吃饭呢!你没听说‘猪是铁,饭是钢’!吗?”


“不对,是‘人是铁,饭是钢’!你吃多少个馒头才跑得动?”

 

“有馒头?我也吃不了多少个。这次我和你卖个关子,我跑10千米需要吃▲●个馒头,跑20千米需要吃★●个馒头。如果要跑50千米,就要吃★●+★▲+★█个馒头了!”

 

①▲×●=24  ②●×█=40

③▲×█=15  ④★×█=45

 

“我老猪费尽了猪脑子才编出这道题来考考你,如果你算不出来,那就算你输啦!哈哈——”


2、孩子做错题,原因是题没读懂


其实,上面是一道数学题,通过故事来展现。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然而,字数的增加,提升了孩子的阅读难度:信息变多,需要更高的信息提取和整理分析能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理化本身就是头疼的学科,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不会做题,但是老师讲解完题目后,往往恍然大悟,“这道题我是会做的!”

 

那为什么一开始不会做?


是孩子的阅读能力不够,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结果。事实上,在现在的考试中,着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考察,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不光光是在语文、数学中,在各个学科中都有所体现。


3、中考题越来越长,阅读能力决定高下


看近几年的中考题,阅读量越来越大,对于阅读能力不太好的同学,通常会陷入题读不完,读不懂,不会做的僵局。而那些阅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呢?在最少的时间内就能将题读完,然后准确提取出其中的有效信息,抓准思路,顺利解答。所以说,阅读能力才是决定考试高低的关键!


不信,可以看看下面这道物理题:


福船

    

跨越遥远时空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名叫“福船”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福船作为木质时代风帆动力远洋船只中的佼佼者,成就了明代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等人的伟大壮举,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 


福船,福建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上阔下窄,首尖尾宽两头翘。其甲板平坦,龙骨厚实,结构坚固;吃水深,容量多,善于装载,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适于远洋。 

与指南针对航海贡献相媲美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项伟大发明。


 2010年11月15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厚实的隔舱板把船舱层层隔断,分隔成互不透水的一个一个舱区。在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或两个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从船整体看,仍然保持有足够的浮力,不至沉没。“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


另外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连接,使船体结构也更加坚固。分成隔舱, 还便利货物存放管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对于远洋航海史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 

    

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经学术界考证,与北京天坛齐名的二千料海船就是福船。


“料”是当时流行的用来表示舟船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二千料海船总长61.2米,最大宽13.8米,型深4.89米;满载时,水线长53米,水线宽13米,吃水3.9米。帆装、给养、武器、人员、货物等及船自身质量总共可达1170吨。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海洋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航海早了87年,比达•伽马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海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早了114年。


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船舶制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风运用和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技术和航海知识,在当时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福船”这个珍贵的文化符号成为新兴文创产业里重要的创作灵感,依然在启迪人们不断去开拓创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福船采用了__________技术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请你展开想象,就福船的这一技术设计理念,举例说明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 


(2)排水量是衡量造船能力的重要指标。小辉查资料得知:


哥伦布远航美洲时,最大的那艘船的满载排水量为233t后,他想知道郑和远洋时的二千料海船的排水量m。他根据上文中二千料海船的信息计算出排水体积V=53m×13m×3.9m=2687.1m3,估算出排水量约为2687t。请写出这种估算方法不合理的理由,并写出合理的估算方法。


这是2016年北京市中考的一道物理题,光题目字数有1000多字,这是在考查孩子的物理知识吗?不是的,这明明就是一篇阅读理解题!如果孩子能读懂文章,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孩子做错题目,都是阅读惹得祸。

拓展阅读: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

1、语文学习的尴尬


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

我在高密四中,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有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没有办法,只好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制定他们的自学计划,让学生去自修,同学们实在感到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

一个学期下来,从学校到语文学科的老师都捏了一把汗,担心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可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却让语文老师很尴尬: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比其他班低,相反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这件事情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课堂上那一些汗水、那一些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样一种思考,1995年我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卷子批出来就更加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的平均分是84.5分,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这两张试卷直到今天我还保存着。

2、大量阅读让语文成绩遥遥领先


这两个孩子一个差了六年,一个差了三年,虽然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讲解、大量的训练,但他们有的是什么呢?他们有的是在不同的年龄大量的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的阅读。因为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提出、购买和推荐了适合他们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购买了大量的图书,而且我书架的书在不断地减少,他们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地增加。当买的书不能满足的时候,他们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自己的书架上,有些还写上他们的名字。

暑假的时候,我让读初一的儿子写下“你最喜欢的十本书及其理由”,他在初一读的都是这样一些书:《纸牌的秘密》、《涅克维奇精选集》、《死水》、《鹅掌女王烤肉店》、《伊豆的歌女》、《唐宋名家词选》、《雍正王朝》、《苏菲的世界》、《契诃夫精选集》、《戴高乐传》。其中,《戴高乐传》他买了三本,每一本都比照着读,而且能找出同样一场战争,哪个传记写得比较好,哪个传记写得有问题。这十本书当中,有三本书是哲学书籍。

就是说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我们给他积累了、如果给他大量地铺垫了,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咏、积累和感悟,就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我记得后来他在初三的时候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当时考了122分,但是再到三年之后高三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没有突破123分。这就说明:语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

有了这样一个经验之后,我们就在这一年进行了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教材、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放到阅览室。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有成果。他们的语文成绩当时在潍坊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这些学生之中,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由此我们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听、说、读、写,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在语文课堂上确实有许多让我们反思的事件,《中国教育报》曾经在“读书栏目”报道了一件事:病假条换来的课外阅读。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在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这种阅读的愉快体验带来的是让她不断请假、不断旷课,以这样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这是一个让我们语文老师感到很辛酸的案例,但是却带给这个孩子四百多部名著的阅读,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写了一百多张病假条,她的成绩也特别突出。

3、语文主题学习的概念


基于上述的现实状况,所以我们提出了“语文主题学习”这样一个思路,希望学生通过欣赏、通过分享、通过诵读、通过比较和模仿,来打下阅读的基础。

有这么一些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九年时间学生要读400本书,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书左右。但是这个规定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他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64本,这不是指学生,还包括成年人。我们国家再加上成年人,平均就不到一本了。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每年要达到50本。

4、中小学生应该有多少阅读量?


关于阅读量,好多名家都通过自己的阅读经历提出了一些想法,你像张光斗说:“如果一本书10万字,那么每个中小学生每年读40本书,一年就是400万字。”

《小布头奇遇记》的作者孙幼军说:“以平均每本书10万字计算,中小学学生每个月至少应该读一本,认真地读,而不是走马观花,能读两本更好。”

柳斌主任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十二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

那么说这样一些话,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就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都要培养,但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5、要以孩子的视角选择读物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能有不同的理解,让他理解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基于他的生活。小孩子,特别是低段,一到三年级的时间,一定要基于孩子的生活,他才会阅读。你看台湾一年级的课文是什么,它就是《天亮了》、《上课了》、《我的一家》,就是这样一些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不是说我们只能学身边的,而是特别的年龄阶段,他特定的认识水平需要从身边的开始。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由我们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这样就是愚蠢的。像我们把《匆匆》、《春》这样的朱自清的名篇,我们成人特别喜欢的文章编到小学教材里,本来就是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你问一问小学生,他会喜欢《春》吗?他会喜欢《匆匆》吗?

为什么?他这个年龄,他喜欢故事,你非要逼着他学这种所谓的名篇范文,我觉得他没办法学好。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应该是大量的故事书、历险记、童话,我们喜欢不等于孩子喜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荐的好多书目孩子不喜欢。好多家长和我说,你们家孩子好,你家孩子喜欢读书,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

6、降低阅读起始的期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告诉我,他的外甥女不喜欢旅游。因为只要一旅游,她妈妈就让她写游记。

阅读也是这样,有好多家长,一阅读就让孩子写读后感,一阅读就让孩子干什么事儿,就要写作,所以搞得孩子也不愿阅读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量,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

7、要培养孩子阅读的成就感


在孩子进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他创造一些精彩,给他有一个鼓舞。比如说,和课外互补一下,我们先读个什么,再去读课文的时候,读了和不读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就体会到成就感。

最近一个学生特别喜欢一个电视剧、动画片或者是电影,那么你就选择一些和那个有关系、能够帮助他理解的一些文章。然后他再去看电视,再去看电影,再去看舞蹈,这样他就特别有成就感。当然,开一些家庭的读书报告会、班级的读书报告会或是小伙伴之间的读书报告会,等等,这都会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8、在集体中引导孩子的阅读


在中国台湾、在新加坡,你经常会在教室里、走廊上、一些活动空间,看到阅读数。在这个学期要读的20本书,读过的苹果是红色,没读过的苹果是绿色,还是白色的。让学生互相竞争、互相比较、互相分享。那么这样一些情况,包括给孩子出一些书,出一些孩子的专集、书函,放到图书馆作为孩子们的阅读资源,那么这些都对孩子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现在好多学校做的也非常大。

可以参与文章底部写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往期优秀文章推荐

【推荐】囤过了美国小学英语和美国幼儿启蒙英语?就差一支美语之路点读笔了吧!

【推荐】超值惊喜大礼包,绘本+游戏书+点读笔+音频微课和app全部都有,让孩子和书本、声音融为一体。

【育儿】这才是教育的最大死敌,然而几乎每个家长都在做!

【家教】你发火不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你自己的心太累了!

【经典】几部可以学英语、又满满正能量的动画片

【英语】想要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这些句子必须脱口而出!

【语文】小学语文课外知识汇总,让孩子学一学,孩子会变得不一样!

【小主播】刘馨文——Johnny-Cake(玉米饼)


打开沧浪文化微信订阅号,点击右下方菜单栏“微课和音频”即可免费配套学习哦!您也可以加入沧浪文化美语之路与家长们一起探讨。期待您的加入!


欢迎加入沧浪文化——美语之路的QQ交流群:127580195(进群必须备注孩子年龄、性别、籍贯)

沧浪文化—美语之路微信群,进群请添加个人微信号:770966306,必须备注孩子年龄、性别、籍贯并标注幼儿或者小学,才会被拉进微信群。感谢配合!


好书选购,点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