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柴达木(四):青藏路,将军楼

2022-06-17 03:38:58

---------------

《边缘旅行》连载(40)

-------------- 

说到格尔木,不能不提到一位将军,他就是有“青藏公路之父”称号的慕生忠。

在静静流淌的格尔木河畔,我看到一座灰色的二层小楼。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将军楼”,当年的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

筑路大军雕像                     

   初期,内地通往拉萨没有像样的道路。身为运输总队政委的慕生忠两次赶着牦牛和骆驼,寻着牧民踏出的野路,穿越柴达木盆地、翻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越过羌塘草原,将物资给养运往拉萨。

   羌塘草原,即藏北无人区,电影《七十七天》的背景,至今仍为少有人穿越的户外探险线路。寒冷的气候和奇高的海拔让运输队吃尽了苦头,先后有2万多头牦牛和骆驼死掉,30多人丧生。

修建一条由青海通往的公路成了慕生忠朝思暮想的大事。一天,他听一个民工说,在香日德西面有一个叫“噶尔穆”的地方,当年马步芳曾在那儿修过一条简易公路,由那里去最近。慕生忠听后眼睛一亮,马上组成探路队,前去寻找。

茫茫戈壁,人烟渺茫,士兵们一路争论到底哪里是“噶尔穆”。慕生忠听后,把铁锨往地上一插,以军人的口气甩出硬邦邦的一句话:“帐篷扎在哪儿,哪儿就是噶尔穆。”

这个后来被称为格尔木的“帐篷村”成了筑路队伍的大本营,慕生忠在格尔木河畔建起简易的筑路指挥部,率领士兵和民工开始了艰难的修路工程。

柴达木盆地的星空是迷人的,但地上也有数不清的“灯火”在闪烁——那是狼的眼睛。筑路大军的到来让这些高原精灵退避三舍,寂静的戈壁荒滩从此有了生气。在叮叮当当的锤凿声中,格尔木至拉萨1200公里的道路仅用7个月的时间即全线打通。

过去,由青海方向进藏主要走青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很多人选择乘火车前往拉萨。但也有很多驴友宁愿走青藏公路,为的是体验沿途美景,民俗风情,寻找一份刺激。由于近年来进藏游人暴增,青藏公路承担的任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更为繁忙。

格尔木河西

沿青藏公路行走,一路可以听到很多奇特的地名,这些名字都是慕生忠将军给起的。

说来有趣,慕生忠是陕北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报务员在发电文时,有些词听不懂,结果写走了样。比如可可西里,慕生忠说的是“霍霍西里”,报务员写成了“可可西里”;在一条无名小河边上行走,鞋子被湿软的沙土箍住,慕生忠戏称其为“套套河”,而报务员却听成了“沱沱河”。这些地名后来被将错就错地沿用下来。

格尔街头的藏羚羊雕塑

庐山会议后,。闲置期间,他每天都要站在地图前久久沉思,他的目光始终盯着那条连接西宁和拉萨的公路,那是他魂牵梦绕的所在。

,慕生忠将军复出,他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回青藏公路上走一走,看一看1982年的一天,格尔木市民齐聚将军楼前,欢迎“青藏公路之父”重返故里。看到公路上人来车往,昔日的帐篷村变为繁华的城市,老将军怆然泪下,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1994年,84岁的慕生忠将军在兰州病逝。弥留之际,他嘱咐子女把他的骨灰撒到昆仑山、可可西里、沱沱河……

---------------

---------------

《边缘旅行》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入选“2016年十大旅游图书”。照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欢迎交流,微信:13910097633。

---------------

 

---------------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外旅游攻略联盟